【中國食品報融媒體】(記者高偉 通訊員馬雙莉)當疫情進入應急狀態后,齊醫附屬一院第一時間進行院內緊急動員。從1月11日開始,快速啟動疫情防控應急機制,加大排查力度。自大規模核酸檢測至今,現已完成了50余批次17000余人的核酸檢測樣本。他們排查病毒的準確率和速度,為富區百姓的平安,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
“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責任”齊醫附屬一院檢驗科聞令而動,在科主任徐亞茹帶領和指導下,核酸檢驗員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進入實驗室工作的準備。
面對日益增多的全員性核酸檢驗重任,他們迎難而上,采取3人一組,6人兩組的輪流工作方式。從接收樣本、編碼分揀、核酸提取、結果研判、出具報告等,每天每組人員都處于緊張的工作狀態下。核酸檢測關系著新冠肺炎患者的排除和最終確診,所以在操作中,他們嚴把標準和檢測關,確保檢驗的準確性和安全性。檢測中,核酸檢驗員們都采取三級防護,穿戴好防護用品用具。為節約時間和節約防護物資,他們主動禁水、禁食、盡量減少上衛生間的次數。由于實驗室不能安裝空調,在密不透氣的防護服包裹下,他們的衣服被汗水浸透,干了又濕,濕了又干。他們的臉上,被口罩勒出了很多印痕,尤其是雙手需要不停地擰動密封試管,盡管戴著兩層乳膠手套,依然被磨破了皮。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進行操作,大家從未抱怨,而是彼此幫助,互相鼓勵,一起加快工作進度。
為了使檢驗員更好地工作,檢驗科主任徐亞茹率先垂范。自疫情以來,她一直工作在辦公室,每天天還沒亮她就開始為實驗室消毒,準備當天需要的物品。細心地檢查工作人員防護是否到位,不厭其煩地叮囑大家要注意的安全事項;晚上所有工作結束后,她將實驗室打掃干凈,進行終末消毒,及時清理醫療垃圾,為檢驗員安心地投入到核酸檢測工作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。
富拉爾基區出現無癥狀感染者后,他們又采用兩組人員輪換工作的方式,每天從早晨7點工作至午夜24:00時,做到人歇工作不停。每天完成院內和院外至少六七批標本的檢測工作。連續多日的緊張工作,他們都處于極度的疲憊中,但是這個團體依然堅挺著,他們說:“人在,陣地在,疫情期間,我們一定把好核酸檢測和排查這一關?!?/p>
免責聲明:中國食品報融媒體對頁面視頻、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 本網站轉載圖片、文字之類版權申明,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,如果侵犯,請及時通知我們,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