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國食品報融媒體】(張奧宇)曙光農場有限公司在進一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礎上,通過科技創新引領結構調整、壯大品牌、強化機具、量化管理,推進“四態”農業、“雙控一服務”模式、“兩優”工程,本著堅持六大農業基本制度,建立黑土地保護機制等重點工作,實現高產、優質、增效目的,促進現代農業經濟高質量健康可持續發展。
農場有限公司認真貫徹“科技強場”的發展戰略,堅持以增加示范帶(點)科技含量為主線,充分發揮園區及示范帶科技引領及帶動作用,高起點規劃、高標準建設,跨區連線成帶,重點打造“一線兩帶八點”建設,即一個環線,兩條示范帶,八個示范點,促進農業標準化整體提升。依托“互聯網+”智慧農業,以三大作物高產攻關、有機作物種植、綠色優質雜糧種植、富硒水稻種植、高蛋白大豆種植等為主要內容,科學配套組裝農業“三減”、超聲波種子處理、旱田早中耕、秸稈還田、水稻側深施肥、激光平地等技術,強化科技示范點和示范帶的科技含量。積極探索數字農服,充分利用智慧農業綜合管理平臺,發揮平臺可視化、食品追溯、農戶服務、地號檔案管理功能,對農作物生長發育、病蟲害、水肥狀況等實時監測,并根據監測情況及數據進行精準調控,完成數字農業可視可追溯面積2000畝,目標產量900噸。實現大型播種機智能導航覆蓋率達到100%、大型耕整機械智能監控技術覆蓋率達到70%,200馬力以上拖拉機全部配套應用作業監控系統。實現農業生產網絡化監測、智能化控制、精準化作業,提高農業生產的智能化水平。
免責聲明:中國食品報融媒體對頁面視頻、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 本網站轉載圖片、文字之類版權申明,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,如果侵犯,請及時通知我們,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。